【妇幼科普】手足口进入流行期,这些知识要掌握!

来源:安康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350次
      夏季来了,很多宝宝不小心感染了手足口病。很多家长遇到此类病毒感染也是毫无头绪。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手足口病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其潜伏期多为2-10天,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好发年龄在6月龄—5岁内的儿童,尤其在3岁内更为常见。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微信图片_20230706105939.png

手足口病怎么传给孩子的?

       1.粪口途径:宝宝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可以排出病毒,直接或间接接触粪便或其污染物后,通过进食、喝水把病毒吃进肠道造成感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哭闹等方式将呼吸道分泌物及飞沫排出,接触了分泌物及飞沫就可能感染。

       3.接触传播:间接接触宝宝的粪便或被疱疹液污染玩具等物品,宝宝的口腔分泌物、鼻咽分泌物短期内也可以携带病毒。疱疹一旦破溃,里面的病毒含量是非常高的,传染性也很强,宝妈宝爸们要注意哦,不能让宝宝搔抓疹子哟!

微信图片_20230706105944.png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呢?

       1.保持孩子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如若孩子不会漱口,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干燥,衣服、被褥清洁柔软,经常更换。必要时包裹孩子双手,防止抓破疱疹。

       3.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孩子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可以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4.孩子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会较差,不愿进食。要给孩子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5.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1. 避免接触病人

       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2. 洗手

       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3.注意食品卫生

       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4.生病后要隔离

      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接触别的小朋友。

       5. 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

      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以下三种为重症表现,病情进展极为迅速,应尽快就医!!!

       1.宝宝持续高热

       体温38.5℃超过3天

       2.神经系统异常

       出现嗜睡、头痛、呕吐、抽搐等表现

       3.出现心衰前兆

       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

       3岁以下孩子,最容易发展成重症!一旦病毒侵入,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引发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最快只要 2~4 天,就能导致死亡! 

      作者:孙亚运  审核:高显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