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优质护理先进集体—新生儿科
让爱在生命中延续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我们平凡,但工作很神圣,我们工作琐碎忙碌,但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春华秋实,岁月变迁,转眼间,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已经成立了13个年头,可以说我们每个医护人员见证了它的每一步成长,从一起不断摸索学习到大家不断总结经验,无论是护理技术还是治疗水平亦或是管理模式上我们都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珍惜在新生儿儿科的每一天。在大家不懈的奋斗努力下,今年5月我科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
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于2000年在儿科的基础上组建成立,2008年底从儿科独立,并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了免陪护护理模式。2009年开始,院里决定将新生儿科作为重点优势专科建设。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建设,科室上下团结拼搏、大胆改革、不断创新,都抱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一个年轻的科室逐渐成为一个年收治2000余病人的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科室,并于2011年被评为“安康市重点专科”,2019年被评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为全市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生儿科是一支富有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及战斗力的青春队伍,现有护理人员24人。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患儿,为了一切患儿”的宗旨,大力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现代职业文明精神,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新生儿科是个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的科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感受的新生儿,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操作技能,工作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容不得半点疏忽。
2019年8月30日,我院的手术室被一片紧张的情绪笼罩着,一产妇因“胎盘早剥”急诊剖宫产娩出一早产儿,此时,手术室里聚集了多名产科、新生儿科及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新生儿科张燕妮主任、钟伟医师早早在此等候。患儿系一胎一产,胎龄28周,体重750克,羊水呈血性,全身皮肤菲薄,呈胶冻状,眼睛无法睁开,呼吸极度微弱。容不得有半刻的迟疑,医护团队迅速给患儿进行了有效复苏,在第一时间建立了静脉输液生命线。此时,我科的护士早已备好辐射抢救台、暖箱、呼吸机、气囊、负压吸引器等抢救设备,一切就绪,随时准备抢救这例特殊的危重患儿。所有新生儿科医生已无暇紧张,此时,只有一个信念,要尽最大努力去抢救,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在气管插管气囊正压通气下将患儿转至新生儿科NICU病房。
孩子命悬一线,科室立即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张彬钰主治医师担任宝宝的一线医生,并配备的最优秀的护理人员配合治疗。由于太早降临,宝宝的肺发育很不成熟,过呼吸关是宝宝此时的最大难关,PS、咖啡因的应用,呼吸机从高频到无创、从无创到鼻导管再到氧仓,吸氧浓度一点点下降,直到完全脱氧,医护团队每日细心评估小宝宝的病情,不放过每个细微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使宝宝战胜了早产儿最凶险的呼吸关,为宝宝的生存赢得了机会。
宝宝入院10天后,护理团队为其置入PICC导管,一条纤细的导管保证了一个多月24小时不间断地为小宝宝输送各种药物及营养物质。
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任何一项操作都需慎之又慎。早期对暖箱温度及湿度的把控,对皮肤完整性的护理,预防感染,避免反复有创性操作......所有这些环节都必须时刻警惕,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危及宝宝的生命。
“营养支持”是早产宝宝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做了一系列充分沟通及宣教后,宝宝妈妈也及时地挤出了母乳,送到了新生儿科。从微量鼻饲喂养开始,逐渐加量,到鼻饲加经口,到完全经口喂养,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确保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精确计算每日的肠内及肠外营养量和热卡,确保生长发育需求已经成为一线医生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宝宝病情逐渐趋于平稳,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医护团队还关注宝宝的远期发展。我们每日定时给他播放轻柔的音乐,并请妈妈进入病房进行“袋鼠式护理”。由于出生胎龄太小,宝宝极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我科定期给他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在医务人员及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宝宝不仅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也得到了滋养,从而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宝宝历经了77天的治疗和护理,在我们新生儿所有叔叔阿姨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下,终于能出院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了,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充满了激动与不舍,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太多的责任和心血。希望宝宝在父母的照护下能茁壮的成长。
通过从省级单位学习和摸索,我们完善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新生儿疾病诊疗、护理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制定了诊疗常规、质量控制措施及医疗事故预防预案,确保了医疗安全,多年来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严格执行新生儿病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感染控制要求进行各项操作。每月实施多部位细菌监测,指导感染控制。多年来无院感事件发生。
我科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通过改善医疗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适应和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坚持对出院患儿进行回访,尽可能的满足家长随时探视的愿望,免费提供喂养及家庭护理知识的咨询与指导。开展扶困济贫活动,为贫困患儿主动减免医疗费用累计3万余元,为贫困患儿捐钱捐物价值6000余元。通过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达98%以上,在医院优质服务竞赛中多次获奖。
2017年我科实施了一系列新生儿臀红预防及护理的专科护理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得到了广大家属的一致好评。在安康市首届PDCA案例展示竞赛中,我科选送的“运用PDCA循环降低新生儿臀红发生率”案例荣幸获得全市一等奖。
引进新的护理理念。我科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袋鼠市护理及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护士正确宣教及引导下,让家长学会手卫生方法、换纸尿裤、喂奶、包孩子、抱孩子、脐部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技能后,进入病房对宝宝进行袋鼠式护理,得到家属的广泛好评。
“日间病房”的开设,减少了住院床位的压力,又可以使父母不用忍受暂时分离的痛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新生儿日间病房的提供光疗、门诊留观等治疗的同时,避免母婴分离,提高母乳喂养率,家长更加放心。“日间病房”的开设,在全国完善日间医疗服务中获得了“十大价值案例”奖项。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不断成熟壮大,技术力量逐渐达到了全市领先水平,为全市开展无陪护新生儿探索除了成功的路子,为安康市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医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我们没有悲壮豪迈的言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我们只有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让爱在生命中延续。
撰稿人:白莎莎 审稿人:张燕妮